标题
更多
  • 识人难

    识人难,知己更难!识人知己,成功更容易!

  • 识准人

    识准人,才能选对人、招对人、用好人、留住人!

  • 甄选英才

    甄选英才-帮助企业精准识人、科学用人,减少因识人不准、用人不当带来惊人损失和巨大代价!

  • 我们的定位

    我们的定位:精准识人咨询行业的京东(自营)+ 淘宝(平台)

  • 我们的使命

    我们的使命:帮助百万老板、创业者成功!

  • 我们的愿景

    我们的愿景:口碑相传的精准识人咨询行业领先者!

  • 我们的理念

    我们的理念:专业创造价值!专注、专业、专家!真诚、善意、热忱!

  • 我们的工作

    我们的工作:关注人、分析人、研究人、帮助人、成就人!

  • 职场医生

    职场医生-提供专业职业定位、职业规划服务,帮助职场人少走弯路,不走错路,直达职业发展目标!

文章
  • 文章
搜索

0571-87171366

  • 微博
  • 微信
  • QQ好友
  • QQ空间
  • 百度
全部测评
我是职场新人
我是职场精英
我是创业英雄
我是在校大学生
我是高中生
我是企业
职场头条
  • Z世代职场透视:仅三成“95后”每天工作超9小时

    Z世代,又被称为网络世代,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今日,智联招聘发布《Z世代职场现状与趋势调研报告》指出,“95后”比“85后”更爱摸鱼,仅三成“95后”每天工作超过9小时、超五成Z世代感觉自己是“工具人”、Z世代对新兴职业热情高。20%以上的“00后”在IT/互联网公司就业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迭代,让互联网成为热门行业,吸纳了更多年轻人。智联招聘调研显示,Z世代中,有14.7%的“95后”和20.1%的“00后”从事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比例明显高于“95前”各年龄层中从事互联网行业的比例:“65后”(6.9%)、“75后”(8.6%)、“85后”(10.8%)。不过,从性别方面来看,互联网行业更受Z世代男性欢迎,有19.5%的Z世代男性在互联网公司工作,高于女性在互联网行业的从业比例12.4%,15.5%的Z世代女性从事医疗/护理/美容,以及酒店/餐饮/旅游等服务业。仅三成“95后”每天工作超过9小时;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7.6%的“95后”、30.8%的“00后”对于工作的态度是“追求理想,期待在工作中完成自我实现”。与Z世代相比,“75后”(35.5%)、“85后”(33.7%)追求理想者占比更高。有2.2%的“95后”、3.4%的“00后”“常态化摸鱼”。工作并不是Z世代生活的全部,只有约三成Z世代

  • 中年职场危机来袭?效率UP才能再上一层!

    最近热搜榜上频频出现:“全运会上的这届00后太强了” “00后大二学妹拍段子月入70万” “00后嘴上无所谓其实在偷偷努力”...这些00后众生相的展露,代表着社会上的眼光已经开始聚焦于00后。 关于新生代的话题从未间断过,只不过由于00后开始迈入职场,众人逐渐将眼光从90后转到00后身上。而00后也和当时引起热议的90后、80后一样,作为一个时代的年轻力量,代表着新锐、个性化的群体。而对于新生代群体,人们的评价并非很友好。 在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60后:什么是辞职;70后:为什么要辞职;80后:收入更高我就辞职;90后:领导骂我就辞职;95后:感觉不爽就辞;00后:领导不听话就辞职;可以看出对于新一代的工作态度,评价是越来越“随意”。00后所在的年代物质生活充裕,同时他们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生活在这个试错机会多、工作类型多元化的时代,00后作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学得快、发展空间大是他们的优势。环境优势减少了00后的就业顾虑,就业方向的多元化为他们的离职想法托底。在职场老人的眼里看来,00后们年轻有活力,却也自我、我行我素。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发起的一项关于就业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比起高薪,00&

  • 冲上热搜!50岁女主管被迫退休获赔46万 你在职场上遇到过不公平待遇吗?

    劳动者未到法定退休年龄却被公司要求“退休”,称双方劳动合同已经终止,这是怎么回事?17年前,李某经过面试顺利入职一家知名检测公司任验货员。正当壮年的她充满干劲,很快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几年后升职任部门副主管、续签劳动合同。签订两期劳动合同后,李某与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时李某升职为部门主管,相应的薪水亦水涨船高。2019年4月,在李某即将年满50周岁之际,公司要求李某配合办理退休手续,李某则认为其退休年龄应为55周岁,现在尚未达到退休年龄,所以并未配合办理。但公司依然向李某寄送了劳动合同终止通知书,称双方的劳动合同将在李某年满50周岁当天自动终止,并要求其在这之前做好工作移交和离职手续。李某拒绝办理,公司即注销了她的工作账号,致使李某即便前去上班亦无法开展工作。李某只好回到家中并自行申请办理退休手续,然而社保局却出具了不予批准退休审批决定书,认为李某未达到退休年龄,不符合办理退休并领取基本养老待遇的条件。李某遂诉至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江宁开发区法院审理后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根据相关文件的规

  • 7成00后嘴上无所谓其实偷偷努力,坚韧、能干是给自己在未来职场中的定位

    “我没办法一辈子做一件没有创造力的工作。”00后泠航曾在民生证券实习,在他眼里,一份工作是否具有创造力、是否能给予他足够的参与度、是否让他有实现从0到1的突破的机会,是他在求职中最看重的。兴趣、薪资等,不是决定泠航求职方向的首要考虑因素。成长空间、工作环境,也是厦门大学的吴钧昊所看重的。“刚毕业的时候,我想多花时间和精力让自己得到锻炼和提升,就和当年决定考研一样,想学更多的东西,也希望有更大的平台,让自己有更多可能。”秋招季来临,第一批00后即将加入求职队伍。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发起关于就业的调查,回收2700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各个行业中,互联网行业最受欢迎,64.33%大学生希望毕业后能进入互联网行业工作,其中近八成工科生将其作为自己的求职目标。此外,文体产业(42.55%)和教育行业(40.59%)仅次于互联网行业,分别排在最受欢迎行业的第二三位。针对大学生对企业的好感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受访00后大学生最向往的企业前三名分别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和京东。00后把工作当舞台,互联网行业受欢迎经历了7份实习后,中央财经大学的余笙笙在今年春招时收到了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岗的转正录用函。在求职过程中,她&

  • 职场说法|“996”明确违法,之后呢?

    近几年,“996”、“007”频频成为互联网企业的热词。前者是指从早上9点至晚上9点,一周6天的工作制度;后者则是指从0点到0点,一周7天夜以继日。“996”有不同语境的理解。在一些企业家眼里,它被定义为一种奋斗精神,并作为公司确保竞争力的手段渐变成一种企业文化。事实上,“996”正是一直在这样的争议中与互联网公司崛起的浪潮同行。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超时加班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明确指出“996”工作制属严重违法。从“奋斗”到“违法”,“996”的背后是什么?劳动法早有明确规定,“996”为何屡禁不止?“此次人社部和最高院的典型案例备受各方关注,甚至被解读为释放了信号,这种现象比典型案例更值得思考。”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院长沈建峰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996”工作制备受关注,一方面是长期加班引发的情绪表达,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它可能是特定经济形势的一种反映。被“996”的人,愿意拒绝“996”吗?今年6月,腾讯光子游戏工作室推出“保障双休”的加班管理机制,引发热议。随后,多家互联网公司先后宣布取消“大小周”。同月,知名互联网公司字节跳动就是否取消“大小周”问题进行了&

  • 996,为什么会失败?

    01.“996”的时代结束了

    “996”这种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上班六天的作息方式,正式被定性为“严重违法”。

    跟前几年讨论“996”时很多人还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并发表各种引发热议的观点有所不同的是,这次没有人再以调侃或者充满争议性的言论评价这种现象。

    而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看,“996”一定是从负面角度影响了整个社会统筹发展的全局,所以才到了必须要做出改变的时刻。

    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着眼于长期发展的企业来说,越早一步看到“996”带来的危害,就越能尽快地把自己的业务增长模式从盲目堆砌时间中解放出来,而是致力于通过创新去解决效率难题——从长远角度看,这对企业反而是一种保护,无论是致力于提升竞争力,还是寻求可持续发展。

    从发展的角度看,“996”的确存在过,作为一种现象,甚至可以称之为一种发展模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的红利效应几乎消失殆尽,也到了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

    02.“996”属于发展过程中的现象

    比较巧合,笔者也经历过类似于“996”的情况,甚至还要严重得多。

    在2002年左右,笔者曾经跟随学校的实习队伍,在珠三角某个城市的一个工厂短暂工作了大约半年多。

    这是一家

  • 人才是互联网公司最不值钱的东西

    把互联网公司当象牙塔,是本世纪最大的谎言。互联网的前身是阿帕网,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信息处理处(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s Office,IPTO)开发。信息处理处之前名叫指挥控制处(Command and Control ResearchDivision),从名字也能看出来,这是一个实打实能用于打仗的东西。可以说,互联网从骨子里就流淌着军事的血液,是一个效率工具,而不是一个创意工具。互联网公司是一个准军事组织。我将互联网公司形容为大规模协作机器。在我眼中,一家典型的互联网公司的模式与一支海军编队并无二致——信息极度透明,分工明确,分布式高效指挥和协同。但是,硅谷把互联网改写成一个更加温情脉脉的故事,还夹带着一点乌托邦的气息。似乎,几个辍学的天才大学生,穿着拖鞋裤衩在车库里就能搞出伟大的公司。实际上,谷歌身后有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影子。2002年横空出世的Space X,更是把这种关系直接摆到台面上。人们突然发现,硅谷的本质,居然是军民融合。2018年,为抗议谷歌与军方合作,4000名谷歌员工签署联名信抵制,10多名员工愤而辞职,谷歌最终终止了与军方的合作,但是却悄悄把2000年以来最重要的行

  • 苹果员工发起#Appletoo,硅谷公司职场抗争持续升温

    硅谷公司的职场抗争仍然此起彼伏。在游戏公司动视暴雪因为恶劣的职场骚扰文化被告上法庭之后,反骚扰战火在科技公司中一路蔓延,最近也烧到了巨头苹果的身上。

    上周,一群苹果员工发起了一个名为Apple Too的职场抗争运动,旨在揭露苹果公司内部长期存在的职场压迫现象。Apple Too有着此前席卷全球的“#MeToo”的影子。但相对于MeToo主要聚焦于职场性骚扰抗争,Apple Too则涵盖了更广泛的职场问题,包括种族主义、性别歧视、不平等、恐吓及骚扰、职场PUA和不受约束的特权等。

    这些苹果员工表示,之所以选择成立该组织,是因为他们此前在苹果的内部投诉没有得到回应或完全被忽视,让他们不得不站出来为自己的权益抗争。

    目前在Apple Too 的Discord社区已经聚集了超过200名苹果的前任和现任员工。他们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官方社交账号,头像配上了一个腐烂的苹果。他们开始广泛地搜集关于苹果职场不公故事,并将这些故事一点点公诸于众。



    #Appletoo话题持续发酵,首批故事被披露

    对于发起这个活动的缘由,Apple Too成员在创立的官网上做了详细的解释。他们写道,长期以来,苹果一直在逃避公众监督,苹果内部的保密文化创造了一个不透明、令人生畏的堡垒。当苹&

  • 取消大小周易,取消周报难

    又一家公司宣布取消大小周。9月1日,小鹏汽车向全员发布了相关通知。自6月份快手宣布取消大小周以来,越来越多公司正在加入进来。夺回一点打工自由的年轻人,又将目光投向了争议不断的“周报”。去年7月,阿里巴巴宣布,不再强制员工上交周报,只需要团队一把手发月报,且不超过1000字就行。消息一出,不光阿里员工欢呼,其他互联网大厂员工也纷纷期待着自己公司能够跟进。然而,想象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并未出现。打工人有多厌倦周报和日报?“可以离职的程度。”豆瓣上的一条评论写到。在跟帖区,有网友表示真的因为公司要求写“日报和周报”而离职。更严重一点的,在一些公司,忘记提交日报或者周报轻则被罚款,重则在例会中被公开“处刑”。;在豆瓣各种职场小组里,“工作周报”和“日报”已成为打工人的噩梦,被称作是“令人丧失工作热情的瞬间”,甚至被网友称为是“职场生活中最反人类的一项任务”。这种厌倦在大厂员工身上尤甚。网络上流传的阿里取消周报的原因显示,周报成为中层混日子的工具,成为员工“溜须拍马”的工具,成为想离职的重要原因……这些都直指周报背后盛行的形式主义。在阿里巴巴还未取消周报之前,有内部员工调侃自己是“高级周报工程师”。脉脉上&

  • 取消大小周后,我一周工时从73加到了75.4

    996、大小周、007这些曾被互联网大厂称为“福报”的工作模式,正经受着严厉的打击。6月初,腾讯旗下光子游戏工作室试点强制6点下班以来,快手、字节跳动、美团优选、Boss直聘、vivo等不少互联网公司纷纷宣布取消大小周。 另一边,人社部和最高法也定调,996、007违法。8月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10个超时加班典型案例,提示用人单位违法行为风险,促进依法规范用工,明确劳动者维权预期,引导劳动者依法理性维权。 违法、赔钱,看似一个996、大小周的时代即将过去,但从我们采访的情况来看,取消996和大小周后,大厂年轻人的休息权暂时还可望不可及。 这并非危言耸听。 一个周三的早晨,夺命连环call,让阿浩从睡梦中惊醒,前天上线的一个游戏项目出现Bug,小组成员需要集体快速复盘和寻找漏洞并修复。他已经连续两天凌晨一二点到家,而入职时公司承诺的双休,用一种“申请加班”的形式替代大小周。 小帅所在的某外卖平台,作为加班重灾区,日常工作时长超过12小时。在大小周取消后,获得了周末自由,但平时加班反而更多了。 而黄宇自从大小周后,出现了报复性消费,一到周末就不受控制地想狂吃狂买来补偿自己。一个

标题
更多
免费测评:
个人服务:
职场江湖

杭州精准识人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浙ICP备2020041473号

企业务: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联系我

9:00-17:00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