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董毕业以后,在北京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又深深地被上海吸引,冲破家人的阻力,终于到达上海。上海虽然很有挑战,小董还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可是当小董稍微有点一点积蓄的时候,她又打算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当然,小董还是找到了,可问题是小董不喜欢自己部门的领导,最后小董连最后半个月的工资都不要了,逃离上海,到了深圳讨生活,她认为深圳机会多多,而且十分浪漫。很明显,小董病了。
心理学上将频繁跳槽的行为归结为“职场多动症”,俗称职场“窜天猴”。类似小董的年轻人血气方刚,左右横跳,上蹿下跳。那么,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有大好的机会摆在眼前,究竟要不要跳槽呢?
跳槽的3个阶段
其实,跳槽是分3个阶段的,分别是初级菜鸟阶段、乌龙二师兄阶段、骨灰老油条阶段。菜鸟阶段比较好理解,是属于被老板“炒鱿鱼”,原因是无法胜任工作;乌龙阶段是指,跳槽以后的工作会好很多,产生人生3大错觉,我能行,我可以,我没问题。
骨灰阶段是指工作多年以后,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开始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打算“炒老板的鱿鱼”。其实,这3个阶段一般都与工作时间有关。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最好不要随便跳槽,姿态放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