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连有知名企业家因为公开发言,在舆论场上口碑“翻车”。有人在视频会议中宣称“凡是长期业绩不好,从来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还有人在访谈节目中表示员工想休闲“可以打辞职报告”,如此“霸总论调”,令许多年轻网友不悦。
在这种情绪背后,与其说是某些人的发言犯了众怒,不如说这是不同世代之间思维方式的一次碰撞。当“工作生活平衡”成为越来越多职场青年的“事业信条”,工作在年轻人的世界里,虽说依然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却远非生活的全部意义。
不少人评价一份工作好坏与否的标准,已逐渐摆脱了工资高低的单一维度,也纳入了休假质量、上下级关系、职场风气等要素。在这一背景下,“霸总”们的发言之所以显得刺耳,或许就在于他们没能建立“工作生活平衡”的概念,进而无法获得年轻人的理解与认同。
比如,“重新定义兄弟”的重点,在于将业绩一般又“不拼搏”的人剔除出去,而结合语境,所谓的“不拼搏”很容易被理解为“加班加点”的反义词;而另一位董事长在回应“大众对悠闲生活方式的渴望”时,直接将“辞职”作为解决方式。
时代与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往往大于人们的想象,由此产生代际冲突。一代人眼中天经地义的道理,在另一代人看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