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30岁以下员工仅28%,35岁并非职场天花板

作者: 熊丙奇(教育学者) 【 转载 】 2024-04-21

近日,华为发布《2021 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华为的 19.5 万员工中,30 岁至 50 岁占比多达 70%,30 岁以下为 28%,50 岁以上为 2%。这些内部数据一披露,华为迅速上了热搜,有网友调侃:" 说好的 35 岁职场天花板呢?"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科技公司主要是 35 岁以下的员工," 某某过了 35 岁就被解聘了 " 的新闻并不少见。因而,近年来舆论场时常出现有关 "35 岁职场天花板 "" 职场中年危机 " 的探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部分人对职场的认识以及职业发展规划。

我国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用人时,确实存在年龄歧视的问题,这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治理。但是,对年龄歧视也不宜过于夸大为整体社会存在 "35 岁职场天花板 ",这会产生一种误解,误导年轻人把 35 岁作为职业发展顶点来规划职场发展,催生浮躁与急功近利。

针对中年就业难问题,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上,均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取消 35 岁 " 招聘红线 ",给 35 岁以上求职者平等的就业与发展机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 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学历等就业歧视,大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

现实中,一些年龄在 35 岁左右的职场人员,或因工作业绩不理想,或企业业务调整而被解聘,失去工作后,再就业又遭遇 35 岁 " 招聘红线 ",职业发展和生活由此陷入困境。治理就业中的年龄歧视,就是为了解决这类人员所面临的困境,也是为用人单位优化人才队伍、求职者自主选择创造良好的环境。

华为 2021 年全球员工年龄比例中,30 岁至 50 岁占比 70%,30 岁以下占比 28%,50 岁以上为 2%。

虽然 35 岁 " 招聘红线 " 在部分用人单位现实存在,但不能由此认为职场只是 35 岁以下人员的天下。

现实中那些业绩表现优秀的人才,也不可能只因为到了 35 岁,就被用人单位 " 优化掉 ",他们会逐渐成长为高级技术或管理人才。从华为此次披露的数据中,也可知 30 岁至 50 岁年龄段的员工才是其骨干中坚力量。

另外,年龄超过 35 岁,在职场上受到 " 猎头 " 青睐的比比皆是。说到底,用人单位招聘、使用人才,最为看重的还是员工能否为单位作出贡献,这对于面向市场竞争的企业来说,尤是如此。

而将 35 岁视为职场 " 天花板 " 的一些年轻人看来,认为在 35 岁就要达到职业与事业的顶峰,并以此来规划职业发展。于是,职场中出现大量 " 早跳族 ",在一个单位一两年没有晋升,便想着跳槽。

这也给不少年轻人带来职场焦虑,总想着快速获得职业和事业的成功。受此快速成功学等因素蛊惑,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也更容易误入歧途。

事实上,想要获得稳健的职业发展,最为重要的是,持续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我国正在构建终身学习社会,这也要求每个在不同单位不同职位的从业者,要坚持学习,不断随社会、行业、用人单位的发展,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能力。

所谓职场的 " 天花板 ",可能会受一些年龄等外部因素影响,但最终还是由自己的努力、能力决定的。华为 30 岁以下员工仅 28%、30 岁至 50 岁占比多达 70%,这一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明。

更何况,没有一个用人单位会确保员工终身就业。也因此,员工应该有提高自身能力的紧迫感和主动性,从而让自己拥有终身就业能力,别让 " 能力 " 成了限制自己职场发展的 " 天花板 ",才是关键。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分类
  • 购物车
  • 客服
  •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