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开始考虑回流家乡工作,《2022异乡职场人生存现状调研》发布

作者: 记者 解丽 【 转载 】 来源: 北京青年报 2024-02-24


近日,国内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发布《2022异乡职场人生存现状调研》,从假期安排、就业选择、未来规划等多方面切入,面向千位在外工作生活的异乡人,对他(她)们的生存发展状况进行呈现和分析。


在异乡工作的职场人中,76%坦诚自己时常会有情绪上的波动,如孤独、失落等。在对“异地工作者的不安全感”进行调研后,结果显示房租贵、生活消费高是36.3%受访者的忧虑;被本地同事排挤、边缘化(28.7%)与人脉资源少、朋友不多(28%)也是部分职场人的困扰项;通勤问题更是遭到诟病(18%)。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显示,36个重点城市超千万人正在承受60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占通勤人口的13%


机会多收入高仍是异地求职主因 ,57%开始考虑回流家乡工作


《调研》显示,从工作年限看,异地工作者中工作3-5年的比例较大(49.3%),高于总体水平的25.7%,说明职场新人跨城求职的可能性更大;从工资水平看,年收入超15万的占比过半数,高于总体水平的31.6%,说明收入较高者跨城求职的概率更大。

 

大多数职场人在异地工作的原因,top2分别是工作机会多、收入高(64%);开拓眼界、增长知识(26.7%)。还有26.3%的受访者受限于专业和技能,家乡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只能去外地求职就业。值得注意的是,有17%抱着“出去是为了更好回来”的目的,他(她)们先去大城市学习本领、今后方便回家乡发展。

 

不过,在接受调研时,33.7%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在思考异地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开始看家乡的工作机会;57%的职场人一直都有回家工作的打算,并表示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一定回家;也有9.3%的受访者坚定地选择留在异地工作。

 

收入与回流比例成反比   应届生异地求职主动性下降

 

《调研》发现,收入水平越高,人员回流家乡的比例越低。在坚定回家的群体中,67.1%年薪不超过15万,而在坚定留下的群体中,35.6%年薪收入超过15万。相关研究表明,由于消费支出的可控制性,异地工作者经济层面的适应最为容易,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社会层面基本上也可以适应,心理层面的适应则以前面两个层面的适应为条件。

 

对于坚定留在外地工作的职场人来说,“企业氛围好、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潜规则”(32.1%)和“自己能胜任、比较擅长,能够独当一面”(31%)是最重要的择业因素。而对计划回家乡工作的职场人而言,稳定性是他(她)们最在意的点,“员工不会随时被炒或公司不会突然倒闭”排名第一,得票率为38.6%

 

随着就业环境和生活成本的变化,对于年轻人而言,大城市已不再是“唯一”,据前程无忧《2022应届生调研报告》,应届生愿意异地求职比例连续三年下降趋势,2023届应届生愿意异地求职比例仅为60.8%。访谈发现,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部分应届生择业心态发生转变,异地求职主动性下降。



阅读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分类
  • 购物车
  • 客服
  •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