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 识人难

    识人难,知己更难!识人知己,成功更容易!

  • 识准人

    识准人,才能选对人、招对人、用好人、留住人!

  • 甄选英才

    甄选英才-帮助企业精准识人、科学用人,减少因识人不准、用人不当带来惊人损失和巨大代价!

  • 我们的定位

    我们的定位:精准识人咨询行业的京东(自营)+ 淘宝(平台)

  • 我们的使命

    我们的使命:帮助百万老板、创业者成功!

  • 我们的愿景

    我们的愿景:口碑相传的精准识人咨询行业领先者!

  • 我们的理念

    我们的理念:专业创造价值!专注、专业、专家!真诚、善意、热忱!

  • 我们的工作

    我们的工作:关注人、分析人、研究人、帮助人、成就人!

  • 职场医生

    职场医生-提供专业职业定位、职业规划服务,帮助职场人少走弯路,不走错路,直达职业发展目标!

文章
  • 文章
搜索

0571-87171366

  • 微博
  • 微信
  • QQ好友
  • QQ空间
  • 百度
全部测评
我是职场新人
我是职场精英
我是创业英雄
我是在校大学生
我是高中生
我是企业
首页 >> 资讯广场 >>职场头条 >> 一些年轻人热衷考证,真能获得职场安全感?
详细内容

一些年轻人热衷考证,真能获得职场安全感?

时间:2024-02-24     作者:齐鲁晚报 工人日报【转载】   来自:新浪网 2021-03-31   阅读


随着就业压力逐年增加,为提高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不少年轻人热衷考证,甚至什么证书“含金量”高就考什么。

 

盲目考证,并不能给人带来未来的安全感,往往是“后路”越铺越多,对“前路”却越来越迷茫。职场生涯中,最重要的是作出理性务实的职业规划和人生选择,有针对性地提升实际工作能力。


考证.jpg

 

“月入7000元不如考消防证,一个人养全家”“不用坐班,时间自由”……看着网页以及短视频APP中不时刷出来的考证广告,准备换工作的29岁公司职员李欢很动心,正在考虑报班学习。

 

在吉林市某大学大三学生高明宇所在班级,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报考参加了刚刚过去的2021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随着就业压力逐年增加,为提高竞争力,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不少大学生和职场年轻人热衷考证,甚至什么证书“含金量”高就考什么,难免浪费大量精力。专家提醒,“镀金”不能仅仅指望证书,更须练“内功”,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理性考证,有针对性地提升实际工作能力更为重要。

 

考证热“高烧”不退,就业焦虑是首因

 

刚上大一时,高明宇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就跟大家分享过“考证秘籍”,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也会时不时发布一些类似“大学生必考证书”的推文。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他也跟着考了几个。

 

“就业形势太严峻,像我们这种非985、211院校的学生只能靠各种证书提升含金量,所以几乎人人都会考,有备无患。”高明宇告诉记者,他身边有不少同学已经考了六七种证书。

 

梳理网络信息,每年都会有人汇总一些“含金量最高”“必考”的证书,有统计称大学生可考证书种类多达100余种。

 

“最火的就是教师资格证,待遇福利好,收入稳定,有寒暑假,尤其是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或者专业太鸡肋不好就业的学生,将来当老师是个不错的后路。”高明宇说。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人数已攀升至900万人。

 

考证热现象在职场上也不少见。2019年,为增加就业技能砝码,李欢报了演出经纪人资格证考试。这两年受疫情影响,演艺行业发展不景气,他又准备报考炙手可热的消防工程师证。因为厌倦销售想换一份“不用求人”的工作,32岁的高爽在两年前参加了成人高考,学习临床医学专业,前不久,她刚考下护士职业资格证。

 

2017年造价工程师、2018年一级建造师、2019年二级水利水电工程师、2020年中级职称……在一家建筑公司工作的王红是名副其实的考证“达人”,今年因为生孩子带娃分身乏术,她才被迫停止考证,不过等产假结束后她还会继续报考建筑行业“含金量”更高的证书。

 

“有了这些资格证后,我才真正有了安全感,不然感觉在公司就是一个可有可无、随时会被替代的人。”王红说。

 

盲目追求“含金量”,“高价”可能换“废纸”

 

“考证确实比较牵扯精力,甚至会耽误正常的专业学习,如果以后用不上就更得不偿失了。”高明宇告诉记者,在班里同学都在疯狂考证时,倍感迷茫的他咨询了几位亲友,得到中肯建议后,大三上学期开始便停止了一切考证学习,专心准备研究生考试。

 

“大三时很多同学都在考心理咨询师,培训班费用挺高,不过就我所知他们毕业后没有一个是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我自学考下来的证券从业资格证也沦为一张废纸。”公务员王兰兰说,工作后,她还耗费不少精力考取了司法证,目前看来也无用处。

 

“年过30岁重新上学,很多人觉得我很疯,实际上我自己也挺纠结。花了不少钱不说,原来的工作也相当于是放弃了,学医所需时间和精力太多,将来每步都是坎儿,能不能坚持到最后还是未知数。”高爽说。

 

当年为了考证,王红破釜沉舟辞掉工作,在家上了近一年网课。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她这般“运气好”,她的一位大学室友在北京报班学习,成本高昂却一科未过。

 

“其实这些证书并不能证明你的实际业务能力强,更像是一种荣誉。建筑行业的潜规则就是证书可挂靠,像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一年差不多能给个三四万元,还给交五险,‘含金量’更高的一级结构师挂靠费能达到20万元。”王红坦言,有了证书后,她的收入确实水涨船高,但实操能力不是通过考证就能获得的。

 

“在职校人人都要考证,一人考三四个都很常见,但很多证书的含金量跟学生的实际技术水平并不匹配,有的学校‘保过’手段非常多,真正有实力、就业岗位抢手的大企业往往是不承认这些证书的,他们会建立一套自己的考核标准,最终看重的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吉林职业技师学院副院长刘洋说。

 

须有理性务实的职业规划

 

“目前,证书仍是很多企业招聘的门槛,很多时候会和工资水平直接挂钩,肯定是有用的,但不能盲目考,必须要有针对性,而且要保证证书的真正含金量。”刘洋说,他建议职校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决定考哪些证,多学没毛病,但要有主攻方向,比如数控专业的学生可以辅助考一些编程软件、制图软件等。

 

“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毕业生总量每年都在不断增加,考研热已成为常态。”吉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李凤春说,该校约一半的学生都在考研,这也是一种就业的缓冲手段。“我认为就业难最核心的问题是学校的培养质量问题,学生就是大学这个‘工厂’里的产品,质量优劣直接决定就业水平。学生如果没有真本事,考再多证书也没用,建议大学生更应该注重打基础、练内功。”李凤春说。

 

李凤春表示,用人单位若想招到优秀的求职者,就不应过分强调文凭、职业证书、获奖证书等,真正指标应该是用实践进行检验。

 

针对职业资格考试过多过滥问题,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取消了多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有专家认为,盲目考证,并不能给人带来未来的安全感,往往是“后路”越铺越多,对“前路”却越来越迷茫。职场生涯中,最重要的是作出理性务实的职业规划和人生选择,有针对性地提升实际工作能力。





标题
更多
免费测评:
个人服务:
职场江湖

杭州精准识人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浙ICP备2020041473号

企业务: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联系我

9:00-17:00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