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精准“识人”?(详解“识人”的框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的和周边的人打交道。
比如在职场、日常生活、兴趣圈、行业内、婚恋市场,创业企业中。
在这么多样复杂的环境下,我们如何才能一直保持清醒,知道自己在和什么人打交道,知道自己处于什么环境下,并且能“看清人”进而做出正确的行动从而实现我们自己的目标?
这就需要我们有“识人”的能力。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一个关于“识人的框架(工具)”。
这个框架理论来自于NLP(神经语言程序学)理解六层次。
接下来我就开始来讲一下这个识人的框架是如何运用的。
我们要识人,首先就要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要识人?要识人的哪些方面?
我们识人,目的不外乎就是应对一些生活场景中常见的问题。
识人的主要目的有如下几种:
1.了解别人的资源,能力。以便于日后相互帮助或者帮其(对方)匹配他需要的资源。
2.识人的潜力,能力,价值观。这个用于职场招聘,日常找合适的合作伙伴等。
3.说他人与我做某件事的匹配度?比如找创业合伙人,比如找婚恋对象。
我们要了解别人,无非就是这三种目的,1:合理交换资源,2: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而通过识人来招对人,3:我想和他合作些事情,看看合适不?
接下来我讲一下这识人框架的内容,分六个角度(层次)来看。
1层:追求
2层:身份
3层:价值观,信念
4层:能力
5层:行为
6层:环境
我们只需要从这六个角度来观察人,就可以很清楚了解一个人。
接下来我详细的讲一下:
我们从上面的三个识人目的来说起:
1类,在弱关系网中,了解别人的资源和能力,这属于了解六层中的能力和环境,这里环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指的是涉及到一个人身份背景家庭资源等等的一系列背景信息。
在这里能力则是指的:根据对方的职业身份或者拥有某个资源而能做成某些事情,比如从职业等级来看,不同职级的人拥有的资源不一样;比如从职业分类来看,医生可能会认识医院,医学学术方面涉及到的人和资源。
在1类中,了解别人的资源和能力,往往适用于和新认识的人打交道,和新认识的人打交道,你不能没有方向,需要把重点放在互相交换信息上。
比如在行业或者商业峰会上,新认识的人互相聊聊天,就要着重地关注对方的资源和能力,当然,事事有度,要把握好度,不要冒犯别人,在聊天的时候如果能引出对方讲什么内容,你感觉合适的时候适当问一下后续来接下面的话,这样了解是可以的。
例如:
您好,xxxxxxxx(就当下两人的环境找一个话题随便开始聊)xxxxxxx。
(举例:您好,您也是来这里了解学习xxx内容的吗?)
我是xxx公司的xxx,是做xxx的,我有一些xxx资源,您有需要可以叫我,
能问您一下,您是做什么职业的吗?
后面不写了,就随机应变,大家肯定会聊一些与峰会主题相关的内容,
把握好度去聊就行,记住自己关键的是要获取信息,而不是闲聊。
第二种,了解人的潜力,能力,价值观等等。
举个招聘的例子:
要招对人首先就要弄清楚招不同等级人大概要关注的点是什么?
招基层除了了解基本的对应的职业技术能力外,更关键的是了解他的企图心。
企图心,说白了就是【渴(鱼)望】 ,就是至少你是想赚钱过好生活的,而不是混日子的。
对于基层来说,当两个人有相同的能力(甚至不同,比如略低),但是对于赚钱的【渴(鱼)望】不同,对于做好事情的【渴(鱼)望】不同,两个人未来在工作中的表现将会完全不同。
这里先说明一下,我们招基层的时候大多数很难碰到企图心特别强的人。
这里讲这个评判的角度,只适用于当真的有合适的,动力强的人时,我们不能错过。
两个基层的人的发展是如何拉开差距的呢?就是【渴(鱼)望】,【渴(鱼)望】和行动。
如果他想得到很多东西,他就会有动力去做更多的事情,去更投入的工作,更不在乎一时的得失。
反而,如果升职加薪的【渴(鱼)望】都没有,此人基本废了,用也只能顶个数而已。
那么接下来要将关键的方法了,我们如何识别一个人有没有企图心呢?
方法就是从“识人框架”的行为层来观察(主要是用行为层,其次可以用能力层和价值观层观察)。
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企图心,最准确的就是了解他平时都做什么?平时关注什么?
比如:
你可以问:
1.平时非工作日,你都喜欢干点啥呀?(这个要在聊家常的场景下问,不能刻意)
2.平时喜欢看点什么书?哪方面的书?
3.平时会学习一些什么课程吗?包括职业相关和非相关?
4.有没有一些自己非常想做的事情?
5.平时会了解一些什么其它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吗?
用在提升+工作的时间多的人,就是企图心强的。
反之,就是少的。
只有他过去的行动能代表他有企图心,自己说是没用的,你过去做了什么能代表你真的是不是有企图心和行动力。
还有一点就是,如果对应职业技术能力强,也可以代表这个人是花了很多时间在成长上的,是用心的。
接下来讲第三点,“识别人”与自己(某事)的匹配度。
第三点,主要就是了解对方的价值观,信念,和追求。
这三点不是短期能了解清楚的,必须有长期的关系才能逐渐了解的。
比如创业合伙人,不能随便选,必须从熟人中找,你必须得了解到对方的商业价值观,否则的话,面对一个商业选择,两人经常分歧,就很容易崩了。
这个如何了解呢?只能通过不断的交流来了解,不断的交流对其关键事物的看法,观念等等。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吧,下次见!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