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的这三把金钥匙:效果如何,关键看你怎么用!
职场中,每个人都有三把金钥匙,这三把金钥匙就是:接受、改变与离开。一个人的职场生涯过得怎么样,关键看的就是这三把金钥匙如何运用,如何运用得炉火纯青。
如果你在本来应该接受的时候不愿接受,那离开就必然显得莽撞;
如果你在本来应该改变的时候放任自流,那离开就显得落落寡欢。
恰当的接受,恰当地改变,在恰如其分的时候选择合适的离开,才是一个人职场中的最好选择。
01关于接受,也许你从来没有想得如此透彻
我们参加了工作,就接受了属于自己的岗位职责;有时候,即便不是自己岗位职责范畴的事情,可是上司有安排,那就按照安排的做好了。因为既然接受了这份工作,总要允许这份工作中可能有的其他事项。
我们不只是接受了自己的岗位职责,更要把工作做好。工作做得好了,当然公司会肯定我们;工作做得不够好了,或者需要承担做错的责任,需要承担不怎么好的结果带来的处罚,我们当然也要接受。因为这时候的接受,就是工作的一部分。
我们接受鲜花,也接受污泥;接受成果,也接受后果;接受赞美,还接受批评。工作就是人生,人生需要工作。
我们选择接受,总会有很多理由;选择不接受,同样也会有很多理由。
一个人工作的心情如何,关键就看对于工作的接受度,关键就看属于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如果是主动接受,心态总会坦然;如果是被动接受,总有说不完的怨言和不爽。
所以,境由心造,如果有些事情是不得不接受的,那么不如换个角度、换个思维去看待。如果要加班,就当做对自己能力的快速提高机会;如果要接受难关,就把难关作为对自我的挑战;如果要接受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那么就把这个看做是对自我实现超越的一个更好的机会。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自己无法扭转的事实,自己无法改变的事实,学会主动接受,总会更快地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而抗拒事实、不愿接受而又不得不接受时,往往会令自我感到筋疲力尽,以及心不由衷。
02改变,在每时每刻,更在接受的心态之中
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先有接受,后有改变的可能。
如果你不曾接受工作的安排,你的能力就无从提高;如果你不曾接受更大考验,你的承受力就不可能提升;如果你不曾接受那些令人感到难堪难捱的事情,那么你的忍耐力与坚韧度就无法得到锤炼。
每个人都是在接受中得到自我的成长和改变的。
在工作中,要么因为接受而改变,要么因为不接受而改变。只是改变的方向这时候就有了分别。
比如说,因为你的人品好,工作认真,于是得到了公司的信赖和重视,所以你的能力提高得很快,所以你就获得了升职,于是你的改变就来得如此令人心花怒放。
可是有时候,因为你工作出现了小小的失误,却被居心叵测的上司加以放大,小题大做,好像你犯了天条一样。这时候的你可能打心眼里就不再接受公司这份工作了,于是你的心态就变成了得过且过,你就开始为自己寻找下一站。
比如说,你本来贵为公司的营销总监,结果却因为和老板产生了冲突而被老板解职,降为大区经理。这时候不接受这种结果的你,当然就愤而离职。于是,离职就是你的自我改变的一个新选择。
03关于离开:离开可能是令人难受的,更可能是令人欣慰的
每个人都在工作中改变,要么变得更好,要么变得更差。
但是既然我们美好的前景靠的是自己的良性改变,那么就算自我遭遇到不好的事情,遭遇到不好的对待,也要调整好自我的状态,而不能陷入于坏情绪和坏心态之中。
因为在任何最最不利的情形中,我们还有最后一把钥匙,那就是“离开”!
是的,很多时候,当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当我们面临内心焦灼的时候,当我们无法承受更多压力的时候,离开,就是一个最好的解决方式。
离开可能是因为无奈,更可能是因为智慧。
如果你能力出色,却无法在小公司中得以发挥,那么离开寻找更合适自我的天地,就是一种智慧;如果你因为长时间在一个无法提高自我的公司中浑浑噩噩而终于感到厌倦,这时候的离开就是一种睿智;如果你因为和某些领导闹得不可开交而导致心神俱疲,这时候的离开就是一种解脱和洒脱。
离开,是地理场所的改变,也是一种心境的改变。
虽然我们常常说境由心造,但是在更多的现实中,实际上是心由境造。
结语:选择接受,选择改变,选择离开,人生因而展现出更开阔的天地
接受,是一种选择;
改变,是一种选择;
离开,当然更是一种选择。
我们选择接受,因此获得了内心的安宁;我们选择改变,因此获得了境界的提升;我们选择离开,因此获得了自我的从头开始。
人生,总是在接受中获得机会,在改变中获得成长,在离开中获得重新来过的机会。
一个美好的人生,就犹如美好的职业选择,有好的接受,有好的改变,更有恰到好处的及时离开。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