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场妈妈的「寻我启事」:我要把弄丢的自己找回来时间:2024-02-17 在中国, 每年约有1000多万女性成为新生儿的母亲。 一二线城市中, 超过半数都是职场妈妈。 统计报告显示, 学龄前儿童的妈妈, 每天至少要停下来210次, 去照顾孩子的需求。 她们一天中60%的时间, 都用来陪伴家人。 80%的职场妈妈既要参与带娃, 还对家庭的年收入有接近四成的贡献。 她们往往“一人身兼数职”, 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更要扮演好工作、家庭中的多种角色。 这么多个身份集于一身, 牺牲“自我”成为不少职场妈妈无奈下的共同选择。 “有了孩子之后,基本没有时间去关注自己”, “少女时代的自己,已经相当陌生了”。 成为母亲,还是成为“自己”, 成了一道横亘在现实面前的两难命题。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这位职场妈妈, 有些不太一样。 已经做到公司CBO的她, 交流起来却没有丝毫的架子。 当DJ、玩滑板、利用业余时间学跳女团舞, 一切你能想到的新鲜事物,她都有所涉猎。
曾经,她也和许许多多的职场妈妈一样, 经历过事业、家庭、自我难以平衡的艰难时期。 幸运的是, 在一系列的挣扎、探索过后, 如今的她已经找到了与自己相处的方式。 “当你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时, 散发出的光,才会辐射影响到身边的人。” 第一次见到Mia本人,是在外滩源附近的一间咖啡厅。 午后的上海,天朗气清,阳光暖暖地洒下来,坐在我们不远处的Mia,正和大家分享着自己学习滑板中的趣事。 说话铿锵有力的她,语调中带着一丝果敢。讲到好玩儿的地方,又会时不时抛出一个梗,逗得大家会心一笑。 如果不是Mia主动告诉我们,完全看不出她已经是3个孩子的母亲了。 从工作狂到成为母亲 在职场上拼搏过的女性都明白,事业和家庭之间,很难有完美的平衡。就连女演员姚晨都曾在面对这一经典问题时,给出了“无法兼顾”的回答。 Mia也曾有过一段艰难的探索期。过去的很多年间,她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工作狂,工作几乎占据了她生活里80%的时间。 从普普通通的小职员,一路成长为一间公司的CBO,“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向整个社会传递出一些正向的价值。” 转折发生在她决定生二胎的那一年。身为高龄产妇的她,一直在工作岗位上坚守到了最后一刻。 她所在的公司当时要举办一个线下2000多人的party,身居要职的Mia一直是领导心目中的得力干将。 怀孕到31周、肚子已经很大了,但秉持着一直以来对自己的高要求,Mia还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撑到了活动圆满落幕。 回到家休息了没几天,她却因此而早产了。双胞胎,两个宝宝,出生的时候加起来还不到3千克......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仿佛一下子被打醒了。”她顿了一顿,“我竟然可以为了工作,让自己和孩子去冒那么大的风险。” 从那之后,她常常思考,自己的人生,是不是还有一些更为重要的事情。 谁知,生完孩子后等待她的,是一种更为彻底的忙碌。陪伴孩子成长,丝毫不比组织一场千人活动来得轻松。 每一天,她都不得不在“好妈妈”、“好妻子”、“好老板”的身份中来回切换,像是一台无时无刻不在高速运转的机器,没有可以按下暂停键的时候。 "Mia这个人,已经消失很久了。” 成为母亲,很多时候意味着失去自我。 在各种不同的调查报告中,职场妈妈都是“时间贫穷”的群体。白天工作,晚上回家照顾孩子,久而久之,脑海中环绕的总是孩子想要什么、先生想要什么、婆婆想要什么,唯独自己的声音成了被淹没的那一个。 Mia告诉我们,这种转变其实是潜移默化中发生的,甚至,在她回过神来的那一刻,她才突然间意识到:Mia这个人,好像已经消失很久了。 那是一次朋友间的闲谈,聊到以前大家共同喜欢的乐团,因为聊得太过尽兴,在接近尾声的时候,Mia形容自己突然被一种失落感击中。 “我发现那样的对话,似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过了。我们分享少女时期的喜好,却像是久远的故事一般,好陌生。”那天晚上回家之后,她在房间没忍住,大哭了一场。 “别人叫我人生赢家,我是一个人妻,我是一个人母,但在种种这些标签的背后,其实是没有我这个人的。” 走了那么远,回望时才发现,为了扮演那么多外界赋予的角色,却唯独把自己弄丢了。 “我想要把曾经的那个自己找回来,我不想再等了。” 找到与自己相处的方式 找回自我的意义在于,想到什么,就立刻去做,不要有任何的犹豫。 埃克哈特·托勒曾说:“当一个人失去与自我间的联系,他的世界便不复存在。” 这些年,Mia给自己定下的“规矩”是:无论工作和家庭中有多少琐事,都一定要挤出10%的时间留给自己。 她从来不是刻意去尝试新鲜事物,而是出于一种发自内心的好奇心和激情。任何事情,只要尝试过了,即使不成功,在她看来,也是不留遗憾的。 跳女团舞、玩滑板、健身......对于Mia来说,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她不曾刻意去赋予它们意义。 “刚开始运动的时候,只是想要改变一下体态,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目标。”没想到沉浸之后,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那是只属于她自己的Me Time,时间不长,却足以帮她调整到最佳状态。 很多人说,运动这件事,往往是最容易看出成效的。付出多少汗水和努力,身体的线条会给予直接的回馈。 塑形之外,解压是运动带来的另一层意义。生活中因为各方压力而积攒的情绪,都会在运动中得到完美的释放。 如Mia所言,那是她与自我相处的最佳方式。晚上回到家,打开FITURE魔镜,开启一场20分钟的拳击之旅,再无力的沮丧感,也会随着汗水一起蒸发。 每次运动完,Mia都会拍上一张照片,不为分享到朋友圈,只是当作给自己的私藏记忆。 上周,她和女儿在家一起上女团舞的课程,在做基本功拉伸时,惊喜地发现,自己又可以劈叉了。 “妈妈们在关注到自己需求的同时,无形中也为孩子带来一种榜样的力量。”Mia相信,当自己处于一个最佳状态时,散发出的光芒,也会潜移默化影响到身边的人。 其实,找回自己对于每一位女性而言,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找到一种和自己相处舒服的方式,挤出一点时间,去做你喜欢的事情,重新定义你自己,就像短片《她的一帧》中说的,“我不是虚构的影子,你应该郑重地,念出我的名字。” 知名哲学家波伏娃曾鼓励女性:“把自己作为观看的眼睛”。每一位女性在成为母亲之前,都要先成为她自己。 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同样也是FITURE魔镜对于健身的定义。有一千面FITURE魔镜,就有一千种自在健身的方式。 运动,不是苦行僧式的修行,而是真正地为自己而练。 在运动中收获身心自由,自在享受生活,怎么练,照你的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