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 识人难

    识人难,知己更难!识人知己,成功更容易!

  • 识准人

    识准人,才能选对人、招对人、用好人、留住人!

  • 甄选英才

    甄选英才-帮助企业精准识人、科学用人,减少因识人不准、用人不当带来惊人损失和巨大代价!

  • 我们的定位

    我们的定位:精准识人咨询行业的京东(自营)+ 淘宝(平台)

  • 我们的使命

    我们的使命:帮助百万老板、创业者成功!

  • 我们的愿景

    我们的愿景:口碑相传的精准识人咨询行业领先者!

  • 我们的理念

    我们的理念:专业创造价值!专注、专业、专家!真诚、善意、热忱!

  • 我们的工作

    我们的工作:关注人、分析人、研究人、帮助人、成就人!

  • 职场医生

    职场医生-提供专业职业定位、职业规划服务,帮助职场人少走弯路,不走错路,直达职业发展目标!

文章
  • 文章
搜索

0571-87171366

  • 微博
  • 微信
  • QQ好友
  • QQ空间
  • 百度
全部测评
我是职场新人
我是职场精英
我是创业英雄
我是在校大学生
我是高中生
我是企业
首页 >> 资讯广场 >>职场头条 >> 35岁成“职场荣枯线”,不是做百年企业该有样子
详细内容

35岁成“职场荣枯线”,不是做百年企业该有样子

时间:2024-04-21     作者:红网【转载】   来自:新浪网   阅读


近日,脉脉数据研究院发布了一份调查,对目前中国大型互联网企业员工的平均年龄进行了统计排序,数据显示,大型互联网企业员工平均年龄均不超过35岁。其中,字节跳动、美团、滴滴为代表的新生代互联网公司,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含30岁)的公司几乎占一半,字节跳动和拼多多员工平均年龄相对最低,平均年龄仅27岁。滴滴出行员工平均年龄最高,为33岁。

国内互联网大厂,代替曾经的外企,成为年轻人艳羡的职业。然而近年来,高强度的996,备受指责的职场内卷和PUA之外,35岁已然是互联网员工“天花板”的所谓职场荣枯线,让选择从事IT行业的年轻人,特别是他们的父母,犯起了嘀咕。不否认互联网是吃青春饭的职业,但35岁成为不成文的互联网员工年龄上限,是人力资源浪费,对IT技术人员本身也意味着不公平。互联网大厂,有必要在重建互联网用人文化上下功夫。

一线技术人员35岁即被裁或退居二线,是IT企业最大的内卷。一般从大学毕业,如果是本科,至少也有22—23岁,35岁即“退休”,让这些技术人员自身产生严重“被剥夺感”,从根本来说,也是对国家教育体系培养资源的浪费。从事IT行业,特别是程序开发,是技术密集职业,到了35岁因为行业不成文的规矩被裁,有技术人员自嘲“只能去送快递”。当“35岁职场荣枯线”倒灌高考志愿填报,将来还会有源源不断的“IT码农”前赴后继?

35岁“被嫌弃”,反映的是互联网大厂“赚快钱”“赚体力钱”“缺长远规划”的现实。35岁本来是技术经验成熟期,然而企业以“动手慢了”“脑子迟缓了”为由逼其“让路”。如果企业完全是应用导向的,着眼效率让20出头的年轻人“挑大梁”情有可原,可是中国互联网大厂不少已过了生存阶段,不是自称“高科技企业”吗?不是要为国家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吗?何以竟没有在基础研究、中长期发展上更有优势的“资深员工群”一席之地?

互联网企业特别是大厂,若要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科技公司,就应给35岁以上技术员工发挥才能的舞台。不仅是在管理上,更应在技术上让他们有用武之地。中国互联网大厂,在应用上世界一流,能否在科技原始创新上一样引领世界?“35岁职场荣枯线”恐怕是基础研究上难有突破的一大桎梏。拿“年长手慢”的35岁技术人员开刀,等于是在技术积累原始创新上自废武功,这样的恶性循环,只会加剧焦虑。

去年12月,脉脉《人才吸引力报告2020》中相关数据显示,互联网行业职场人的工作整体幸福感、满意度在各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三。“逃离”互联网大厂的情绪,正在蕴积。互联网大厂是否有足够危机意识,从内部打破“35岁职场荣枯线”桎梏?少一些赚快钱、赚体力钱思维,多投入原始创新,多收割重大研发创新的红利,这才是互联网大厂做百年企业应有的样子。



标题
更多
免费测评:
个人服务:
职场江湖

杭州精准识人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浙ICP备2020041473号

企业务: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联系我

9:00-17:00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