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利突破职场危机的方法真的只是转型管理层或创业吗?时间:2024-02-17 当时只道是寻常。 21 岁前的卢渊有一个江湖侠客梦。 回忆起 14 岁之前,有成就感的事都是和打架有关。今天和谁打架打赢了,明天去哪见义勇为了,即使是因为打架骨折好几个月躺家里,从他的语气中,那种得意是掩盖不住的。 " 别怕,我来解决 " 是幼年时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这句口头禅也体现在,小时候比较难解的题目,卢渊一定会设法解决,废寝忘食的那种。 他告诉 Vin 有一次解奥数题的时候,停电了,就点了蜡烛继续做,直到奶奶提醒他,你的头发被蜡烛烧起来了,但他都没有发现,心里想的是要把这道题解决完。 高考前,卢渊提前被一所以严苛著名的军事院校录取。他的身体优势得天独厚,他的旺盛,他的热血,他的身上有那种舍我其谁的劲头儿,都让学校的领导对他的未来充满信心。 18 岁,卢渊带着表面的傲慢和骨子里的单纯第一次走出家乡,走进混杂着理想与现实、冲动与禁忌、乌托邦与失乐园并存的青春时代。 但有时优势是一把双刃剑,而单纯的侠义梦带来的可能是不经大脑的冲动。 一年后,卢渊参与了学校高龄同学的打架斗殴,这次没有那么幸运,等待他的是一张退学通知书。 人生第一次重大挫折点幸好有理解并支持的家人。 退学那天当他托着行李走出家乡火车站时,父母老远就等在出口处,卢渊原以为的责备,父母却没有多说一句。 晚上母亲做好一桌他最喜欢吃的菜,父亲难得敞开心扉邀他喝了酒,宽慰他说:" 没事儿子,我们再来一次,别给自己压力。" 带着父母的鼓励一年后,20 岁的卢渊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虽然晚了 2 年,但他仍以高考全省第二名的成绩进入心仪的高校,选择的专业是应用心理学。 属于你的梦永远不会迟到。 进入大学校园后,他的侠客梦并没有消逝,因为体格好,精力旺盛,他带着好玩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参加了省级武术竞标赛,最后居然获得了省级武术锦标赛冠军。 而此时,一部电影也影响了他后面的人生。 这部电影就是黑客帝国。卢渊觉得男主人公很酷,想成为程序员的想法油然而生。真正从业后,他才知道事实上程序员和他理想中的黑客完全不一样。 想到就干!这是卢渊一贯的作风。 大三下半年卢渊就行动起来,他开始兼职做医疗器械销售的同时,备考研究生。 一年后如愿考入计算机专业,不久却又因个人创业而选择肄业。 这是卢渊 21 岁人生的第三个转折点,但他说是绝不后悔的选择。 后面 5 年,卢渊的创业项目包括了开健身房、P2P 金融合伙人、互联网教育领域,创业的时间他一直没有放弃学习,自学前端。 30 岁前,他收敛了心性,以数据分析师转投互联网。 卢渊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这是我听完他经历后的第一感受;但咨询过半他给我的印象是活得认真,却不刻板紧绷,爱玩又会玩,少年时所有的梦,其实他都实现了。 35 岁,梦依旧。 如今的他所在的公司主要是致力于为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说白了就是乙方,负责从甲方承包项目,是依据甲方的需求进行软件开发。没有自己的产品,工作内容和进度全依甲方而定。 他清晰的知道所服务的甲方公司对于外包人员晋升是相当困难的。在当前的互联网整体看好的情形下,整个行业还是处于上升阶段的,但目前已经处于红海,竞争压力比较大。 " 我现在是前端工程师,工作整体上很难有技术进步的空间,我差不多已经是一个熟练工了,大部分工作可以称为搬砖了,虽然不难但又很烦琐。" " 我还是比较喜欢工作中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不喜欢的原因就是很难有话语权,八成以上时间处于类似搬砖的状态,而且这种搬砖还需要加班,个人业余时间太少,对自我成长不利。" " 一些比我小很多的同事,他们跟我做着一样的活,我的薪资还比他们高,这种情况我就很焦虑。" 对这个行业里的普通从业者来说,如果没有了个人经验和技术的优势,那么身体素质随年龄的衰弱,就会直接降低自身对企业的价值。 更何况,现在其实已经不需要程序员来从零开始写代码了,客户的很多需求都是模块内的,直接调用现成的代码就可以了,而那些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产品经理抽风在半夜新开的脑洞,这些不困难但是繁琐的东西,才是现在程序员的主要工作内容。 对这种活来说,工作经验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能熬夜,反应快,脾气好,才是核心。个人水平的差距在被黑箱无限拉平,体力反而变成了主要的竞争力。 " 继续说说你接下来的梦吧。" 我充满好奇的问卢渊。 " 主要有两个方向,第一就是进入企业的技术管理层,能够有话语权,可以完全自主从零开始一个项目;或者成为一个开源技术人员,能让世界上大部分技术人员使用我的开源产品。成为一家大型企业独当一面的管理者或者自己创业。" 卢渊的语气里充满了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