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早知道这4件事,让你毕业后进入职场无压力时间:2024-02-16 马上到了毕业季,这期小编就以职场老人的身份为大家分享一下初涉职场的要经历的一些过程和经验,希望能帮助小伙伴们顺利完成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角色转换。
一、入职“三步曲”
进入公司后,作为公司的新人,首先要经历3件事,只有顺利通关了,才能算是公司真正意义上的员工。
1、“第一步”:签订合同
进入公司后,员工和公司都必须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签订劳动合同!
(1)三方协议转正式劳动合同
在学校签订的是三方协议,到公司报到后需要把它转成一个正式的劳动合同。
职场中,员工与公司之间实际上就是“一锤子买卖”的关系了,但是这个“买卖”必须是受法律保护的,所以入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是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法确立的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而存在。
签订合同后,我们就可以运用法律来保护我们自身的合法权益了。
(2)注意劳动合同的陷阱
提醒大家一点的是,签订合同的时候最好打开合同看一看,看一下里面的条款是否有遗漏的信息。这也往往是很多公司给新员工设置的陷阱。
特别是一些关键信息,比如工资,如果你没有注意查看,一旦签订合同后,发现工资和原来谈的薪酬不一样,再去找HR是没有用的,因为你已经签了合同,法律意义上来说合同已经生效了。
2、“第二步”:试用期
签订劳动合同后,恭喜你,你的半只脚已经踏入了公司。为什么说半只脚呢?
因为现在的你还不算公司的正式员工,需要通过公司试用期的考核,考核通过后才能转正成为正式员工。
试用期,是每个人职场新人都必经的过程。无论你是刚毕业的新兵,还是久经职场的老人,都必须要经历试用期这一关。
(1)试用期的时限
关于试用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当然,现实中需要因公司具体情况而议。
比如有些公司签订3年的合同,实际试用期只有3个月,因为公司觉得3个月时间足够判断你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了。
如果你不能胜任,公司还有3个月观察期,相当于一个缓冲期,同时又符合劳动法的要求,所以试用期不能超过6个月的。
(2)试用期的薪酬
还有一点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关于试用期的薪资和福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里也有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和试用期时限一样,现实中也是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操作方式。有一些公司在试用期的薪资和福利没有打折扣,而是100%全额发放给员工的。
小Y毕业时进入的第一家公司就是100%全额发放的。
3、“第三步”:新员工培训
办完入职方面的相关手续,在试用期期间,一般是入职后的三个月内,公司会组织开展新员工的培训。
新员工培训是一个企业把新招聘进来的员工从局外人转变为企业人的过程。
新员工培训不但可以帮助新员工了解企业的历史背景、文化制度、行为规范、福利待遇、可用资源等,更重要的是将企业文化灌输给新员工。
因此,这无疑是新员工了解企业的一个绝佳时间,我们应认真对待它。
(1)、新员工培训的方式和时长
因企业文化和业务规模的不同,每个企业、每家公司培训方式和时间不都一样,有有的公司培训时间长,有的时间短。
如阿里巴巴在新员工入职三个月的试用期内,会举行一场为期两周甚至长达一个月的的全脱产培训。
主要是帮助员工了解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使命和愿景、战略规划、未来走向等,启发员工对自我价值、个人未来规划的思考,再决定要不要和阿里巴巴“在一起”。
还有华为,每一位新进员工在正式入职之前都要进行为期两周的封闭式军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将校园军训引入到企业的管理机制中,运用军训的理念和手段对入职新人进行规范化管理。
新员工培训有时候是集中在办公室面对面的培训,有时候是在外面租个场地集训。
无论哪一种方式,培训的时候建议大家都往前排坐,不要躲在后排的角落里,坐前排表明你有一个积极上进的态度。
(2)、新员工培训注意事项
还给大家一点建议就是培训的时候一定要记一下培训老师讲的一些关键信息!
例公司规章制度、休假条件、财务制度等等,不要等具体要做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操作,如想休假,休假条件是否具备?怎么提休假单?在哪里提?等等。
这一点小Y是深恶痛绝,在毕业进入公司的新员工培训中,没有认真记下HR讲的关键信息,认为有工作中不会遇到。
结果半年后因工作需要我要出差时,却不知道具体的申请流程,问了同事又问HR,实属尴尬。
所以,新员工培训中讲到的关键信息一定要记下来!或者找HR拿一个员工手册放在办公桌上,没事的时候翻开看看,了解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不要等需要用到的时候再去问同事或HR,特别是入职时间很长以后,这样给同事的感知不好。
二、了解公司企业文化
如果说企业是树,企业文化就是根。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对于新人而言,深入了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团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同时,只有在了解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认同企业文化,员工和企业才有彼此协同发展的可能。
同时,如何在企业中更好地表现自己?能否在这个企业长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初进入企业的经历和感受。
因此,新人应当主动去了解和适应企业及其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发展史、经营理念、决策机制和关键点人际关系等等。
那么,新员工如何快速了解企业文化呢?
1、多观察:平时多看看公司前台的企业标识、公司宣传栏或办公室墙上贴的标语口号,还有企业手册上的写的企业经营理念、期刊杂志上的文章等等,通过这些显性化的宣传标语了解企业文化。
2、多参与:公司一般会不定期举行一些TeamBuilding,多去参与企业组织的各种文化竞赛、娱乐活动、工会活动、各种培训、各种会议等等,通过TeamBuilding可以了解公司的文化以及员工的精神风貌等。
3、多沟通:无论工作中还是工作之余都需要和周围的同事或领导沟通,通过他们了解了解公司客管理模式、晋升机制、会议风格等,同时还能了解同事和领导的行为方式和处世风格。
4、多学习:对于企业一些外显的可视化的制度,我们可查阅企业的制度、流程和职位说明书加以学习,但对于内隐非可视化的文化,就需要我们向老员工多学习请教。
毕竟他们在公司工作时间比我们长,对企业的方方面面可谓细致入微,多和他们交流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也才能更快地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犹如企业成长的土壤,土壤越肥沃,企业也就成长得越健康。
新人如果能够充分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充分适应甚至传递企业文化,便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集体中。
三、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人际关系中,第一印象很重要!
在职场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所具备的定式效应有很大的稳定性,一个人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就像深刻的烙印,很难改变。
如果第一印象糟糕的话,以后我们可能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改变我们在别人心中的不良印象,甚至有时候形成定势了再怎么努力改变也是难以改变的。
那么,作为新人,一般会在哪些人面前建立第一印象呢?
如果以自己为核心圈向外扩展的话,一共有三个圈子的人:
1、同一个团队的同事
2、同个部门不同团队的同事
3、同个公司不同部门不同团队的同事
进入职场后的第一个月,你都有机会接触到这三个圈子里的大部分人,并给他们留下第一印象。
建议还是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因为你留下的第一印象如果再去改的话就很难了。
在现实职场中,良好的第一印象能够成为新人进入公司的一张有利的“名片”,赢得公司同事和老板的喜欢。
那么,怎样才能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呢?
第一、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一位西方服装设计大师说:“服装不能造出完人,但是第一印象的80%来自于着装。”
我们先从衣着、配饰、行为举止开始,要想一入职场就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你必须让自己的着装得体、大方。
首先我们了解公司的穿衣标准是什么?比如保险、金融等行业,他们就要求穿正装,穿西服、打领带的,而有些行业和公司就没有这样的要求。
如果没有要求的时候,我们多观察、多了解,了解你所属的行业、你的公司,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职业形象,接受什么样的行为举止。
当你了解后,就开始改变自己的形象和行为举止与行业和公司一致。
因为,人们总喜欢和自己类似的人亲近,这样有利于你更快的融入团队。
第二、简单、大方的自我介绍
进入职场后,一定要做的其中一件事情就是自我介绍。
很多新人因为害羞、紧张,做自我介绍的说话打结巴,或者紧张得呼吸急促,根本没有办法说完自我介绍。
建议大家可以在入职前准备一小段自我介绍,可以避免紧张的情绪,在同事面前可以简单、大方地介绍自己。
具体而言,你只要把自己的姓名、籍贯、毕业院校、专业、兴趣、爱好和特长介绍一下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在向同事做自我介绍时,一定要做到简洁、清晰,充满自信,态度要自然、亲切、随和,语速不快不慢,目光要正视对方。这样会给大家留下一个比较好的第一印象。
第三、有礼、有节、有度
有礼:初涉职场,遇到周围的人,千万别忘记打招呼。热情而有礼貌地打招呼在职场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打招呼在人际关系建立之初,能发挥润滑剂的功效,在和上司、同事还不熟络的时候,一般都是从打招呼开始交往的。
有节:学会和别人目光交流,并会视一笑。我发现有些同事走路喜欢低着头走,如果叫不出名字,可以自然的目光交流,会视一笑,如果认识的可以笑着叫一下名字。它能让你无形之中帮你建立人脉的圈。
有度:职场中,学会接受别人的判断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当你表现好而别人不认可或认同的时候,你会觉得心里不平衡或者不爽,会产生一些抵触或消极的情绪。但是如果你能够平和接受别人对你的判断,事情过后再回想起时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平和心态接受别人的评判。
在现代职场中,丰富多彩的职场礼仪是人际交往和业务来往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而见面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正确而合乎规范的施礼、举止有度、谈吐优雅,一定能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交际的成功打下基础。
第四、认真、努力地工作
一名新员工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是留给别人非常重要的第一印象。
如果你工作认真,愿意努力付出,别人就会觉得你有进取心,是可造之才,将来有了好机会,第一时间会想起你。如果你对待工作不认真,刚开始入职就不努力,别人就会觉得你没有上进心,积极性不高,就算有什么好的机会,别人也不会留给你。而且,你对待工作的方式和态度也是成为你能否转正成为正式员工最重要的标准。
四、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
入职初期,从学校到职场,忽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圈子,需要学会构建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网。
我们需要找到与我们兴趣相投、价值观相近的人,并与之建立友谊,尽快打造自己在公司里的社交圈,更好地融入团队。
对“断乳期”的刚毕业加入职场的新人,无论是公司还是周围的同事,对你的容忍度都是非常高的,因为他们知道你是新人,所以也会乐意去帮助你。
那么,如何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呢?
第一、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交群
进入公司后,我们应该从中找到几位“情投意合”的同事,建立自己在公司里的社交群。但是,与同事搞好关系不等于拉帮结派,应把握一个度,千万不要钻进某个狭隘的小团体,否则,对你百害无一利。
第二、发展与同事相似的兴趣爱好
俗话说:“趣味相投”。只有共同的爱好、兴趣才能让人走到一起。如果公司的同事喜欢在闲暇时谈论足球,那么,你也应该有意识地关注体育方面的消息和新闻了。有了共同话题,才能和同事融洽的相处,这也是和同事搞好关系的一个突破口。
第三、积极参加工作外的活动
工作之余,你可以与同事一起出去参加娱乐活动,和同事一起娱乐游玩不但可以加深双方的交流,还能了解同事的品行、习惯、爱好等,而且还可以促进同事间的感情,增加彼此间的了解和亲密。这样,更能促进工作上与同事之间的合作、沟通。
初入职场,每一个人都必须要经历从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角色转换。人在职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或许你在学校时期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但是社会、职场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大家即将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祝愿所有的职场新人都可以顺利渡过职场角色转换期,努力成就自己的事业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