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地产人才依然紧缺时间:2024-04-2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2005 年11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分类指数为101.02 ,比10月份回落0.22 点,比去年同期回落2.14 点。1-11 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240 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完成商品住宅投资8993 亿元,增长22.3%;经济适用住房投资继续下降,前11个月累计完成477亿元,下降8.8%。
房地人才依然短缺
由于房地产投资增长仍然高达22.2%:总体来看,企业所需要的有一定经验的、比较符合要求的房地产人才仍然供不应求,房地产人才短缺状况还是没有根本性改变。
首先,网络招聘中“房地产建筑类”岗位总数一般在4-10 名:仍然属于热门紧缺岗位。据中国房地产建筑人才网www.51rencai.com 统计,2005 年1-11 月全国有效职位数36993 个:招聘人数78085 ,比去年同期增长8%。
其次,全国各地的房地产专场招聘会接连不断举行。除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外,杭州、宁波、南京、苏州、重庆、成都、武汉、无锡等中小城市也多次举行房地产建筑专场招聘会,可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程度。
第三、据专业从事房地产建筑行业猎头的百乐房地产建筑猎头中心统计分析,2005 年1-11 份客户委托职位比去年同期增长125%,高级项目策划、高级销售管理、项目总经理、财务总监、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成本管理等职位需求量增长特别强劲,高达150%以上,说明房地产中高级人才仍然受追捧。
据统计分析,2005 年人才短缺也有明显的特点,尤其是策划、销售类中高级职位特别紧缺。房地产市场突然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营销就变成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真正有实力的营销精英将成为房地产行业的“香饽饽”。于是,来自杭州、温州、江苏、河北的客户纷纷向百乐猎头中心咨询、下单,优秀房地产营销人才的“薪情”也随之上扬。百乐猎头2005 年完成的策划、销售类中高级职位比去年同期增长150%以上。成本控制、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中高级职位需求也比较旺盛。百乐猎头2005 年10-12 月三个月就帮助上海、广东、安徽、浙江等地的企业寻找到了项目经理、营销副总、营销总监、财务总监、总工程师、销售部经理、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师、一级项目经理40多位。
尽管楼市趋淡,但被调查者对房地产企业的人才需求却依然看好,有40%的被调查者认为“对就业形势影响不大,房地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仍旧旺盛”;有11.3%的被调查者认为“就业形势会更加好”。同时有66%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会转行”,有24%的受访者表示“看情况再说”,只有10%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会转行”。
人才流动主要原因
1、虽然宏观调控使房地产增长减速,但房地产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对人才需求增长幅度较大。 2、弱小的房地产企业会遭淘汰,但仍有大量的房地产企业趁此机会网罗人才,同时一些资金雄厚的行业外企业也会加入房地产业,加剧了对房地产现有人才的争夺。 3、房地产是新兴行业,真正符合房地产企业需要的中高级人才需要5-10 年的培养;初级人才也需要3-5年的培养。 4、有经验、符合房地产企业要求的房地产人才总量增长幅度有限,跟不上需求增长速度。
人才流动主要问题
1、从整体来看,房地产企业对管理重视不够,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对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力度不够,存在着短期行为。 2、对个人而言,流动过于频繁,甚至平均每半年流动一次,心态比较浮躁。
房地产从业人员离职原因分析
薪酬经济类—是决定性的原因;薪酬是影响房地产行业员工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引发不稳定因素的根源,70%的不稳定因素直接来自于薪酬原因。
发展机会类—包括更多的实现目标的机会、更好的工作头衔、不同工作种类和培训机会,约有20%是因此类原因离职。
管理现状类—如业务及时反馈、工作时间合理、公司管理等,此类原因直接影响了员工的满意感受,虽然较少有人直接因此类原因离职。
政策原因类—由于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和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因素,不少项目无法实施,致使被动跳槽人员增多。
人才流动对房地产企业和行业的影响
首先,尽管当前国内对房地产企业人才流动缺乏行业规定和道德约束,人才流动可能会对公司内部商业机密和公司规范化管理造成一定的损失,但也正是这种人才的充分流动性才使先进的、丰富的从业经验得以传播,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其次,合适的流动有利于企业和人才的发展。有实验表明,一个企业如在一年之中没有相应比例的新的人才加入,将导致员工惰性上升,工作效率降低。同样,人才流动过快也将导致企业停滞不前,不仅工作衔接出现问题,使企业效益遭受潜在损失,更重要的是给了竞争对手一个“喘息”的机会。房地产企业每年以10%到25%的人才流动为宜。适度的“换血”增加了员工的工作压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但是,过于频繁的的流动对企业和人才都是损失,结果是两败俱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