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 识人难

    识人难,知己更难!识人知己,成功更容易!

  • 识准人

    识准人,才能选对人、招对人、用好人、留住人!

  • 甄选英才

    甄选英才-帮助企业精准识人、科学用人,减少因识人不准、用人不当带来惊人损失和巨大代价!

  • 我们的定位

    我们的定位:精准识人咨询行业的京东(自营)+ 淘宝(平台)

  • 我们的使命

    我们的使命:帮助百万老板、创业者成功!

  • 我们的愿景

    我们的愿景:口碑相传的精准识人咨询行业领先者!

  • 我们的理念

    我们的理念:专业创造价值!专注、专业、专家!真诚、善意、热忱!

  • 我们的工作

    我们的工作:关注人、分析人、研究人、帮助人、成就人!

  • 职场医生

    职场医生-提供专业职业定位、职业规划服务,帮助职场人少走弯路,不走错路,直达职业发展目标!

文章
  • 文章
搜索

0571-87171366

  • 微博
  • 微信
  • QQ好友
  • QQ空间
  • 百度
全部测评
我是职场新人
我是职场精英
我是创业英雄
我是在校大学生
我是高中生
我是企业
首页 >> 资讯广场 >>职场热议 >> 职场日常:流水账式周报 消磨年轻人工作热情
详细内容

职场日常:流水账式周报 消磨年轻人工作热情

时间:2024-02-24     作者:中国网【转载】   来自:新浪网   阅读


如果调研这届年轻人在日常职场中最头疼什么?周报和加班,估计名列前茅。

如今,大厂大小周开始取消了,周报还是取消难。对年轻职场人士而言,很多周报成了不胜其烦的负担,但又是职场的固化流程、通用仪式,躲不起也惹不起,只能疲于应对。

因为周报频繁普遍,不少年轻人调侃它是“职场生活中最反人类的一项任务”。更别提除了一周报告,还有月总结、双月总结,季度总结、年中review、年度复盘,年初务虚、年中自查、年末回顾……五花八门,形式多样,令人“头秃”。

周报让大家叫苦不迭,形式主义要背主要的锅。特别在一些互联网大厂,周报中夸大成绩的风气盛行,人均内卷之下,周报也变了味。

内卷在周报里的体现,就是职场人士开始攀比谁周报字数多,谁周报写得大而全。更糟心的是,因为领导没空关注到每个人,也就让摸鱼党钻了空子。同事里有的人明明没啥产出,但周报里总擅长把别人的功劳当自己的成绩,可谓“周报合并工程师”。

本想好好写周报的人,也会被带偏了,毕竟领导不会评估周报背后的真实度,很可能只是一扫而过,使得“糊弄学”高手纷纷上线,既然要“争奇斗艳”,谁还不会使劲表演?

于是乎,大家都开始在周报里生编硬造、胡诌八扯,废话连篇,复制粘贴一条龙,写出来就像流水账,毫无营养、没有价值,堪称消磨工作热情的第一大“利器”。

周报本身作为一种效率工具与管理手段,无可厚非。站在领导角度,周报不仅节省了管理者的时间,也是信息透明的一种体现。对员工来讲,周报也可以汇总工作、促进认知迭代。因此,周报并非一无是处,年轻职场人反对的不是周报本身,而是掉入形式主义陷阱的周报与日益僵化的周报制度。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大家掉入一种思维陷阱,将谁周报写得好与谁干的活就多、谁效率就高画等号,这种评判标准与逻辑推论,太过片面武断,也导致了周报违背了其创设的初衷,没有了真诚,水分大增。

破除周报的形式主义迷障,第一步就是别再拿周报的好坏来衡量员工是否优秀,让周报归周报、考核归考核,还周报以纯粹,让其内涵简单点,回归初衷。

一个合理而健康的周报,其目的应该是复盘自己的工作进度,阶段性反思自己的项目得失,挖掘可以优化改善之处,进而把工作梳理得井井有条,安排得明明白白,让自己在职场中更加如鱼得水,对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说到底,周报是写给自己看的,而不是刻意写给领导看。如果单纯是为了应付上级,那就大可不必了。年轻人的大好年华,何必浪费在这类肤浅的职场表演上?

所以,年轻人还是要清醒一点,搞事业,不是靠在周报上内卷,切实提升自我才是关键。


标题
更多
免费测评:
个人服务:
职场江湖

杭州精准识人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浙ICP备2020041473号

企业务: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联系我

9:00-17:00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