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说“大城市的钱,更好赚”?时间:2024-02-24 最近后台有个读者给叔留言,说30岁了想去一线,会不会太晚,大城市是不是很难生存,生活压力非常大? 说自己年纪不小了,也没什么过人的技能,是不是不该去一线啊。 我就想问问你们,大城市真的有这么难吗? 明明在大城市,活儿更少,钱更多呀。 今天叔就给大家说说,为什么大城市的钱,更好赚。 注意,这不是个问句,这是个肯定句。 1. 城市差距,就是财富差距 其实啊,对一线有畏惧心理的人,90%压根儿没去过一线。 老家表弟就是,几年前和他聊天,想劝他一起来一线发展。 我才刚说出口,他就疯狂摇头:“不去不去!一买不起房,二买不起车,消费水平还那么高,去了肯定活不下去!” 瞧瞧,这就是最典型的一线误解。 真正的一线,才没有你幻想中的巨大压力,更多的是开开心心躺赚。 你可别不信,就拿我2017年在深圳买的那套房来说。 同年几乎是同一时间,我的老同学也在象山老家入了一套150平的大房子。 如今4年时间过去了,我的房子已经涨了好几百万,是他在小城镇几十年都赚不到的。 叔以前就在文章中提过,如果你身在上海,哪怕不工作,单就买个房,都能安心躺平。 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有一套房子堪比家里有一座金矿,为你自动复利。 而对于更底层的人来说,没学历没能力,大城市才真正有赚更多钱的机会。 说句大实话,在大城市当保洁,都可能比小地方有学历有关系的体制内工作赚得多。 城市的差距,本质上就是财富的差距。 2. 成就高度,取决于城市高度 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找一份工作,而是寻一个有发展前景的城市。 选大学的时候也是,最重要的不是选专业,而是选城市。 大家都知道上海的户口不好弄吧? 但只要你是上海的大学毕业,应届生落户是很容易的。 这份户口,毫不夸张说,价值100万。 你在学习,工作所选择的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你的成就高度。 就像叔当年在一座四线小镇,还是一名普通的英语老师。 哪怕想辞职跳槽,也只能被局限于教育培训行业。 因为在小地方,唯一能发展的只有教育。 什么金融、互联网产业压根儿看也看不到,想也想不到。 这样的地方,连机会都没有,还谈什么成就? 叔现在从事的新媒体行业,其实也是这样。 我见过很多从大城市回到老家去搞新媒体短视频的。 结果呢,当地客户做事,拖拖拉拉,又要你会前期拍摄,又要你会后期剪辑,还要你会做美工,最好还能像秘书一样时时伺候,事事提醒,一个人干出了千军万马的活儿。 报价呢,比上海砍一半。 从大城市回到小地方,干的活儿更多了,钱却赚得更少了。 小地方很难做出大事。 回想起我自己,在香港赚到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在深圳,赚到我的第一个1000万。 现在我回到长三角,同时也把小目标定得更高了。 我的成绩,都是大城市给的。 大城市里,这样的人不止我一个。 所以说,个人的成就高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城市的高度。 3. 优越的人脉,才能造就更优秀的你 在小地方,不管做点什么都要各种打点关系。 所谓的人脉无非就是,谁是谁的亲戚的亲戚的亲戚…… 一线城市的本质,就是普通人也能轻松链接上大牛,随随便便赚上大钱。 也就是说,在大城市,你一个普通人,不用苦苦等待机遇降临,更不用费尽心思刷新认知,就能接触到一群认知高的人。 你的格局见识、工作能力、思维逻辑,潜移默化地就能得到质的提升。 而六度空间理论,也会在大城市离无限缩短人脉链。 这个理论的意识,就是你通过6个人,就能认识全世界的任意一个人。 在大城市呢,往往不需要6个人。 比如前几天,副主编就给叔说了她朋友的一段经历。 她朋友的同事呢,是叔的粉丝。 拿着叔的文章给她朋友看,“这文章说得太好了,太懂我了。” 她朋友呢,淡淡定定一看,“噢,他副主编我认识。” 这才是大城市。 大城市的世界很小。 小到只要是你想见的人,你都能链接到。 你想做点大事小事,也都能找到最专业的人。 如果你是个上进有野心的人,请一定一定要来大城市。 这里优越的人脉,才能造就更优秀的你。 实在去不了一线,你可以去省会城市。 如果也去不了省会城市,请你努力离大城市的人脉近一点。 有些认知不是你想不想得到,而是有没有人给你传递。 哪怕只是在高端社群里划划水,也能让你看见更大的世界。 因为,所有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都在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