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序员、工程师能走多远:选择创业还是留在职场?时间:2024-02-15 如果不创业,程序员职业生涯最远能走多远
最近我之前的一个很好的同事在备受折磨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再次踏入了职场生涯,做为认识十几年的朋友,对于这一过程中他所受的煎熬和犹豫感触颇多,从同龄人的角度来看他的遭遇,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性,就程序员、工程师一类的岗位来说,年龄增长不仅仅意味着经验的增加,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你可以留在职场的时间不多了,这也许符合老子的观点,天道如此。
我先来说一下他的情况:年龄:43岁,技术方向:单片机编程;从事岗位:高级技术工程师、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从业时间超过15年,已婚,一个女儿,在北京有房,家庭收入基本上来源于他的工资收入。大概三年前,由于他所在的公司经营不善,老板以降工资的方式将其逼走,给了一部分人道式的补偿,在饱受老板摧残和变相折磨之后的他向我们诉苦求助,从他的话语中满是对之前领导的抱怨和不满,也许是之前见过太多类似的惨剧,我们似乎变得麻木不仁,并没有过多的安慰和劝解他,只是在简单的疏导之后,决定帮他一把,找一些外包项目让他先度过难关。
在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我们想着逐渐让他尝试另外一种方式,与我们一起创业,毕竟像这个年龄似乎不太适合再次进入职场,应该突破一下,创业虽然没有打工那么多保障,但也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他同意尝试,但是基于之前太长时间的打工经历,他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似乎已经固化,这也是我们最担心的地方,因为创业需要具备两个个人条件:一、必须要有足够的决心,不能犹豫,破釜沉舟才可以背水一战;二、要彻底改变打工思维,接下来你所从事的工作只对你自己负责,抱怨对象消失了、可以推卸责任的同事不存在了。
上面的两点最终他没有能够做到,因为这一过程是相当煎熬的,有无数的借口和外部的诱惑让你回头,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力,而且有些时候这些选择其实一直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我非常赞同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的观点:“知行合一”,也许放在这里不太恰当,但我似乎可以这么理解:一个人内心真正向往什么样的生活,他就会朝着对应的方面去努力,心里所渴望的就是自己行动所追求的。
目前这个同事以低于原薪水30%的代价顺利地进入了一家公司,公司经营相对稳定,双休不加班,离家近,他很满意,从这个结果上来看,讨论或者分析一个程序员或者工程师职业生涯能够走多久、奋斗方向在哪,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意愿,当你手足无措的时候,不应该向外面寻找答案,而更应该静下心来探求自己内心里的那片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