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 识人难

    识人难,知己更难!识人知己,成功更容易!

  • 识准人

    识准人,才能选对人、招对人、用好人、留住人!

  • 甄选英才

    甄选英才-帮助企业精准识人、科学用人,减少因识人不准、用人不当带来惊人损失和巨大代价!

  • 我们的定位

    我们的定位:精准识人咨询行业的京东(自营)+ 淘宝(平台)

  • 我们的使命

    我们的使命:帮助百万老板、创业者成功!

  • 我们的愿景

    我们的愿景:口碑相传的精准识人咨询行业领先者!

  • 我们的理念

    我们的理念:专业创造价值!专注、专业、专家!真诚、善意、热忱!

  • 我们的工作

    我们的工作:关注人、分析人、研究人、帮助人、成就人!

  • 职场医生

    职场医生-提供专业职业定位、职业规划服务,帮助职场人少走弯路,不走错路,直达职业发展目标!

文章
  • 文章
搜索

0571-87171366

  • 微博
  • 微信
  • QQ好友
  • QQ空间
  • 百度
全部测评
我是职场新人
我是职场精英
我是创业英雄
我是在校大学生
我是高中生
我是企业
首页 >> 资讯广场 >>你问我答 >> 职场新人什么时候可以提意见?雷军告诉你详细答案
详细内容

职场新人什么时候可以提意见?雷军告诉你详细答案

时间:2024-02-15     作者:法朵的一路【转载】   来自:新浪网 2021-05-27   阅读


新人.jpg


提意见,是很多职场新人经常遇到的事。他们刚入职场,觉得一切都很新鲜,对工作也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是,何时提意见,又是一件重要的事,因为这关系到领导、同事对你的看法。到底什么时间可以提意见呢,雷总给出了答案。

 

在2021年小米校招培训上,对新员工提出了下面的建议:“加入公司战略和业务,先不要提意见。年轻人有热情,有想法,喜欢提意见,但是你不了解实际情况的时候,你的建议往往有失偏颇,多听,多看,多想,对新生来说更重要,等你真正了解了公司,我期待你尽情去表达你的想法,尽情指点江山,尽情用你们的热情行动,推动改变的发生!”

 

不得不说,作为理科生的雷总煽动人心来也是有一套。他的这番话我听了都觉得热血沸腾,恨自己早生了几年,没有机会去小米和雷总学习。

 

雷军的建议很多人赞同,我也觉得年轻人初进职场就应该这样。具体怎么做,雷总说得也很详细。但我估计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理解不了,因为在他们看来: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是要多方位地展示自己。作为一名职场老司机,我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子做。

 

我相信,很多人的想法并不仅仅是通过工作拿一份工资,而是在这个行业深挖下去,最好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让自己过上名利双收的生活。

 

这就需要专业的知识。有的人可能会反驳我,在学校我已经学到足够多的专业知识了。

 

你说的没错,你可能是这个专业的,但是大学学到的专业知识不足以满足这个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jpg


成甲老师说过,我们所谓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法律、政治、历史等等,其实这是人为制造的分类标签罢了。这个世界并不是按照这些划分标签在各个专业之内单独运行。

 

比如市场营销,背后往往涉及到法律、政治、历史、文化等等各种因素。我们在学校学的专业课程又是什么呢?我们只是学好了4P,也就是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这些知识。

 

如果只是拿学到的这些知识生搬硬套地提意见,不考虑实际的法律、政治、历史、文化等因素,提出来的建议又怎么会符合实际情况呢。这样的政策可能连运行也无法运行。

 

汉斯·罗斯林在《事实》里面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20世纪50年代,丹麦的一位医生对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一个消除肺结核的建议。他的方法是用一批携带着X光机的小型货车,在印度的村庄里到处转悠,给所有人拍X光片,一旦发现有病人就给他吃药。

 

这个建议听起来很可靠,针对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办法。然而世卫组织却发现这个建议根本就没办法实行。

 

因为当地人对此非常不理解,而且觉得非常愤怒。他们觉得自己面临需要更多更紧急的医疗问题,然而这些医生和护士不仅不帮忙,还要拿治疗肺结核的药让他们吃,他们又怎么会配合呢?

 

比如说,一个女人正要生孩子,这些医生却不帮助这名妇女想办法将孩子安全生出来,非要给她吃拍X光片,吃什么治疗肺结核的药。她的家人没上来打这些医生,我觉得都有点不可思议。

 

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理想中的知识和数据是根据理想状态设定。遇到现实时,会发现有各种差距,导致各种不适应。如果不结合现实,即使拥有再多的专业知识也没用。

 

多看多听.jpg


所以,作为一名职场新人,确实应该像雷总所说,多看,多听,多学习,等对公司熟悉之后,起码掌握了本行业的知识,再提意见也不迟。

 

其实雷总的意思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翻版。这个故事我们都熟悉,但是换了一副样子,有的人就忘记了。磨好刀,才能砍更多的柴。





标题
更多
免费测评:
个人服务:
职场江湖

杭州精准识人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浙ICP备2020041473号

企业务: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联系我

9:00-17:00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