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专业选择 不跟风不设限时间:2024-02-15 距离2021年高考仅有一个多月时间,不少考生已经开始考虑自己的高考志愿,但很多家长由于自身原因以及对专业了解的欠缺,简单粗暴的“什么专业热门选什么”“什么专业毕业后赚钱选什么”……
沈阳市第八十三中学副书记马兰表示,高考志愿填报盲目跟风,极易导致专业选择失败,甚至进入大学后悔当初的专业选择。
根据选考科目选择专业和院校
新高考由于考生选考科目不同,高校对选考科目的要求也不同,考生在选专业前应尽早了解所在省市发布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马兰告诉记者,辽宁省2021年采用的是“专业+院校”的志愿填报模式,考生和家长要注意相同专业在不同高校可能会有不同选考要求。比如,有的高校经济类专业要求考生选考物理或者化学其中一门才可报考,而有的大学则不限选考科目。
如果考生现在还没有目标院校或者目标专业,在选择时,可以考虑基础类专业,或者大类别专业,因为高校本身现在也是大类招生,或者是组合类招生,不用纠结于某一个专业,比如,不知道学会计还是学金融,就可以在经济类中进行选择。马兰表示,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家长应该思考、准备得深入和细致些,不要单从表面来了解一个专业,还要从孩子日后的职业规划等角度考虑,不盲目追求热门,拓宽思路理性思考。
了解专业课程设置和毕业去向
大学的专业课程与高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家长可根据高中时期孩子擅长的科目选择对应的专业。比如,擅长数学,又希望从事金融领域相关工作的学生,可以选择金融类专业。
马兰提醒家长,选定专业后,还要关注与这个专业相关联的一些专业。比如,想学计算机专业,是不是所有志愿栏都填这个专业就能成功了?事实上并非如此,马兰告诉记者志愿填报时要尽可能多的扩大专业面,即便在“专业(类)+学校”志愿模式下,存在“冷”“热”专业分差加大的风险,学校的录取最低分数或位次仍然居高不下。
现在各高校都有详细的专业介绍,开设相关课程,培养目标,发展前景等,家长要留意各个专业的细微差别,也可以从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校友的就读感受等角度分析。
“在这两年的报考指导过程中,很多学生和家长过度关注地域问题,”马兰认为:“地域只是一个参考因素,更多的还是要从专业学习方向来进行选择。”
综合考虑个人兴趣及核心竞争力
在专业选择上,马兰还建议要综合考虑个人性格特征、学习兴趣,甚至价值观等因素。
选专业之前,一定要看看这个专业以及它所对应的行业,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是什么?自己是否具备和擅长?是否有锻炼与成长空间?家长需要思考清楚,为孩子所选专业或者将来可能的职业,仅仅是孩子的兴趣还是他愿意长期从事为之努力的。 免费提供36种高级版专业测评,帮你全面了解职业兴趣、价值观、性格特点、职业倾向、思维模式、天赋优势等,帮你节省3000多元测评费用。 |